养性延命录

养性延命录
(養性延命錄, 养性延命录) 經書名。 一作《養生延命錄》。 書言修身養性、 延年益壽之方。 是一部現存較早的集古代修養方法的綜合著作。 二卷, 凡六篇。 陶弘景集注。 約成書於南朝梁武帝中期。 本書《宋史.藝文志》並《通志.藝文略.道家》著錄, 題曰陶隱居集, 《雲笈七籤》摘入卷三十二。 未題撰者, 唯《通志略》於著錄後又題曰〝又二卷, 孫思邈撰〞。 明白雲霽《道藏目錄詳注》作《養生延命錄》二卷, 題華陽陶隱居注。 此書序未注云〝或云此書孫思邈所集〞。 案書中所集, 上自農黃, 下迄魏晉, 中及南北朝, 當為隱居集﹔思邈所集或係另一書。 序稱: 前彥養生之集, 〝或鴆集仙經真人壽考之規, 或得採彭鏗老群(《雲笈七籤》作〝或採摭彭祖李聃〞)長齡元術, 上自農黃以來, 下及魏晉之際, 但有益於養生及招損於後患, 諸書先皆記錄。 今略取要法, 刪棄繁蕪, 類聚篇題, 分為上下兩卷, 卷有三篇, 號為《養性延命錄》〞。 按《全唐文》卷一百五十八收錄此序, 題孫思邈撰。 該書上卷分為教誡、 食誡、 雜誡忌禳害祈善, 下卷分為服氣療病、 導引按摩、 御女損益, 概述養性延命之理論及方法, 其中教誡篇側重理論, 後五篇注重方法。 《教誡篇》集農黃至魏晉間諸家養生要語, 如《神農經》之〝食元氣者, 地不能埋, 天不能殺〞﹔《道德經》之〝谷神不死〞與〝出生入死〞﹔《莊子.養生主》之〝吾生也有涯而智也無涯〞﹔《列子》之〝閒心勞形, 養生之方〞, 〝靜神滅想生之道也〞﹔《老子指歸》云〝遊必於虛靜〞﹔《洛書.寶子命》〝古人流病之方, 和以醴泉, 潤以元氣〞, 《孔子家語》〝食肉者勇敢而悍, 食氣者神明而壽, 食穀者智慧而夭, 不食者不死而神〞﹔司馬談之神大用則竭, 形大勞則斃〞﹔《小有經》之〝十二少〞、 〝十二多〞﹔《黃庭經》云〝玉池清水灌靈根, 審能修之可長存〞﹔《素問》云〝法則陰陽: 和於術數, 飲食有節, 起居有度〞﹔彭祖之〝道不在煩, 但能不思〞, 養壽之法, 但莫傷之而已﹔陳元方云〝飲食之患, 過於聲色〞﹔張湛之〝養生十要〞﹔胡昭之〝嗇神之術〞﹔封君達之〝體欲常勞, 食欲常少〞等等。 大抵謂稟氣含靈人為貴, 人之所貴者蓋貴為生, 但養之得理, 常壽百二十歲, 稍事導引服餌, 壽可倍增。 但〝知愛精節情, 亦得一二百年壽也〞。 舉凡導養之法, 包括行氣導引、 嗇神愛精、 服藥咽液、 還精補腦等。 能〝服元氣、 飲醴泉〞, 行十二少, 除十二多, 〝淡然無為, 神氣自滿〞, 則可延年卻老, 耆壽可期。 是故序說〝若能遊心虛靜, 息慮無為, 服元氣於子後, 時導引於閒室, 攝養無虧, 兼餌良藥, 則百年耆壽是常分也〞。 在《食誡篇》中, 主要言飲食之種種宜忌, 稱此為〝養性之道〞。 如謂: 不宜食飽便臥及終日久坐, 食畢宜行步, 〝大醉則神散〞, 〝春宜食辛, 夏宜食酸, 秋宜食苦, 冬宜食鹹〞, 此皆助五藏, 益血氣, 辟諸病, 〝凡食皆熟勝於生, 少勝於多〞等, 而以〝食氣保精存神〞為上士。 《雜誡忌禳害祈善篇》言行為之宜忌, 《服氣療病篇》言吐納咽液、 行氣攻病。 行氣當鼻納口吐, 納氣為一, 吐氣有六, 即吹、 呼、 唏、 呵、 噓、 呬、 能各去其疾。 節食咽液、 和氣守中, 保氣惜精, 長存長生。 去五勞、 六極, 除七份七痛, 疾病不生。 《導引按摩篇》言啄齒掘固, 漱唾咽氣, 〝狠踞鷗顧〞, 運動四肢, 令人血氣通, 齒堅目明頭不白。 搓手摩面, 可去邪氣, 令人面有光彩卻皺紋。 手摩身體, 從上至下, 名曰乾浴, 可去風寒。 如法導引, 梳頭千梳, 可去頭風, 令髮不白。 末引華陀受吳普〝五禽戲〞。 《御女損益篇》言〝道以精為寶, 施之則生人, 留之則生身〞, 陰陽貴合道, 御女不洩, 或〝時一洩, 精氣隨長, 不能使人虛損〞。 凡養生之要在於愛精, 〝若能一月再施精, 一歲二十四氣施精, 皆得壽百二十歲。 若加藥餌, 則可長生〞。 此書收入《道藏》洞神部方法類, 《道藏舉要》第八類。 《雲笈七籤》卷三十二節錄卷上《教誡篇》並序, 序末未有注語。 中有個別字異同。 《道藏精華錄》第二集亦收錄是篇。 另外, 《神仙食氣金櫃妙錄》(見《道藏》洞神部方法類題京黑先生撰)有多處與此書同。

Explanatory dictionary of Taoism. 2013.

Игры ⚽ Поможем написать реферат

Поделиться ссылкой на выделенное

Прямая ссылка:
Нажмите правой клавишей мыши и выберите «Копировать ссылку»